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安徽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推进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在资源共享上提升 “整体治理”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财务核算手段趋向数字化,财务共享系统也在不断迭代和升级,财会监督环境日益复杂,当前财会监督信息化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一方面,财会监督软件及信息系统建设与会计核算系统相比功能还不完善,大型企业单位核算除了财务软件外还有ERP系统,财务软件与ERP系统相关联直接取数,而相应的财务检查软件功能落后,不能够完全满足财会监督的要求。另一方面,网络化监督还不是主流,缺乏公共信息平台,无法实现对监督对象相关资料的电子化查询,也给被监督者带来了监督“空隙”。被监督者在面对不同的监督主体时,有针对性的提供有利于自身的信息,例如贷款报表中的数据往往比纳税报表的数据大。由于没有建立网络监督日常预警机制,导致目前现场监督多,非现场监督少,仅有的监督资源没有最大化发挥效用。

  面对日益复杂的监督环境与财会监督信息化程度较低的矛盾,我们认为财会监督应从信息提供、信息监督和监督成果共享三方面入手,提升其 “整体治理”能力:

   一是要搭建社会公共信息平台,对规模以上企业的财务数据相关信息同步上传,企业数据上传要保证数据来源单一、真实、准确。政府会计监督部门可通过信息资料筛选分析,建立适合自己监督需要的主体数据库,监管人员依照行业性质、企业特征、重大会计政策选用及以往接受检查等基本情况形成企业调查评价和风险报告分析,确定重要性水平,锁定监管重点,逐步探索建立“信息收集、综合分析、预警提示、风险防控”四位一体的风险导向监管模式。各信息使用单位也可以获取有效的财会信息进行决策。

  二是要加大财会监督检查软件在会计监督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会计监督要适应监督对象信息化、电算化的发展形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会计监督检查软件开发和推广,提高会计监督的效率。

  三是要搭建监管信息网络平台,会计法规定的各有关监督检查的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要跳出“部门本位”“地方本位”“系统本位”等窠臼,在开展的财会监督时,对监管的风险点、出具的检查结论等共享到统一的平台,从而避免检查资源和成果的重复浪费。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  2020年06月03日